新闻中心news

智能手表还是「大号手环」到底谁才更适合你的手腕?

2024-08-01 22:55:0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智能手表还是「大号手环」到底谁才更适合你的手腕?如果说智能手机把我们带入了移动时代,可穿戴设备也就成为了许多人进入物联网社会的入场券。其中智能手表和手环是与用户打交道比较多的产品之一,也牢牢占据着我们的手腕。

  无论智能手表还是「大号手环」(或者叫做「长续航智能手表」),它们都是伴随着「健康」和「智能」来到我们的身边,并逐渐取代了传统手表的位置。

  那些细长的智能手环(例如小米手环 4)更像是手串或者运动手环的代替品,所以我并不想把它们放在一起讨论。

  如果非要从头开始说,智能手表的了历史其实很长。在 Android Wear 等面向智能手表的系统推出之前,就已经有厂家推出了「机械智能混合型」手表。

  它们的主体仍然是传统手表的样子,但是拥有运动检测和消息通知等功能,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们更像是将手环与传统手表进行结合的产物。当然,它们也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

  随着 Android Wear 和 Watch OS 等系统的推出,我们正式进入智能手表的时代。它们拥有智能手机当中的许多功能,可以检测用户的身体和运动状态、配合手机或者直接使用 eSIM 实现语音通话和上网,并且可以安装许多应用。

  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国内许多厂家像之前设计安卓手机一样,推出了许多基于 Android Wear 的定制系统,就比如近日推出的 OPPO Watch。这种做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原生 Android 系统水土不服的问题,能够加强智能手表与自家手机的联动,也有利于厂商对产品的定制。

  但是智能手表目前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待机时间比较短、软件生态有待完善等。后者可以通过软件厂商的适配逐步解决,前者在目前来说几乎与智能手机的待机同样成了不太好解决的问题。

  「大号手环」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智能手表的续航问题出现的,或者你也可以认为它就是智能手环的放大版。

  也就是说,它们在机身的外观与大小方面与智能手表类似,在功能方面却更像是我们此前使用过的手环。更大的机身可以让它们装下更多的传感器,屏幕与电池等方面的提升也让它们实际使用体验比传统细长的手环要好很多。

  既然叫做「大号手环」,它们必然在功能方面有所限制。例如无法安装三方应用、无法脱离手机独自完成许多任务等。

  它们解决了智能手表在续航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充一次电可以使用一个月左右。看起来也与手表更像,而不是像传统手环那样介于两者之间,总让人感觉有点奇怪。

  我认为「大号手环」与多年前的最后几批功能机有点类似,它们虽然没有多少扩展性,但是也在逐渐丰富自己的功能。同时拥有更长的续航,因此也会成为许多用户的选择zoty中欧体育

  许多厂商逐渐意识到了智能手环和「大号手表」两者各自的优缺点,逐渐开始将其融合。例如此前华米推出的 Amazfit 智能运动手表 3 以及最近的 OPPO Watch 都采用了双芯系统。

  其中高通骁龙 Wear 处理器可以支撑基于 Android Wear 的操作系统,另外一颗芯片则可以用来提供长续航模式,或者用来辅助处理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

  也就是说,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这些产品就是一个普通的智能手表。在用户希望延长待机时间,或者暂时不需要其他功能的时候可以打开长续航模式,此时高通骁龙 Wear 处理器将会关闭,手表也会关闭许多功能变成一个「大号手环」,从而实现更久的续航。

  凭借两者的融合,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决定手表的运行状态,在功能与待机之间选择适合自己的状态。

  但是我并不认为上面的情况就是智能手表与「大号手环」融合的终点,它虽然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但是却并不「智能」。

  我认为,未来的智能手表应该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例如在上班时间切换成手环模式,仅保留基本功能,在用户下班时间左右切换回手表模式,满足用户播放音乐和导航等方面的需求。

  此外,智能手机也应该大力发展类似的模式。例如在夜间用户睡觉后或者长时间锁屏的状态下关闭大量功能,在监测到用户准备解锁使用时再将它们载入回来,从而大幅增加智能手机的续航时间。

  至于智能手环,我并不希望它们消失。因为我习惯把手表戴在左手,也不习惯戴着它们睡觉。所以我希望智能手环可以逐渐退回到手环的形态,在保留 NFC 交通卡和运动、健康监测功能的前提下提升续航与长时间佩戴体验。最终变成用户的装饰品,而不是比较鸡肋的保留一块显示效果很一般的屏幕。

  以上是我对目前智能手机与手表发展方向的一些主观看法,虽然它们也许无法完全实现,或者并不现实。但是无论如何,更加的「智能」才是它们正确的发展方向。

搜索